为助力企业了解疫情下的监管动向、促进保险机构合规经营,普华永道近期发布《2020年一季度保险行业监管处罚动态分析》,对中国银保监会2020年一季度发布的针对保险机构的罚单数据进行了梳理分析。
普华永道发现,今年一季度,银保监会系统共开出470张监管处罚罚单,总金额达7254.16万元,涉及140家保险机构,3位高管被撤销任职资格,3家机构被责令在时间内停止新业务,1家机构被吊销牌照。
较之2019年一季度的235张罚单、约3774万元罚款,2020年一季度,监管处罚不论是罚单数量还是处罚金额都大幅度增加。
普华永道梳理发现,2020年1―2月罚单共计348张(占比74.04%),数量多且金额大。值得注意的是,其中292张来自1月,主要原因是其中的274张罚单(占比93.84%)处罚决定日期均在2019年12月,但信息公布却延迟到1月。
从罚款对象上来看,2020年第一季度监管对140家保险机构罚款金额累计高达5871.76万元,对于个人罚款金额累计达1382.4万元。
从监管处罚的类型上看,2020年第一季度的前十大处罚类型包括编制及提供虚假资料和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利益、虚构中介业务、虚列费用、财务数据不真实等。
无论是罚单数量还是处罚金额,财产险公司都是最高的。在罚单数量上,中介公司位居第二;在处罚金额上,寿险公司位居第二。
据普华永道统计,2020年一季度,银保监会及各银保监局针对财产险企业违规行为共开出了202张罚单,占所有罚单的比例为42.98%;涉及金额4405.49万元,占比60.73%。
为助力企业了解疫情下的监管动向、促进保险机构合规经营,普华永道近期发布《2020年一季度保险行业监管处罚动态分析》,对中国银保监会2020年一季度发布的针对保险机构的罚单数据进行了梳理分析。
具体来看,中国人寿601628)收到罚单数量最多,达35张(占比27.56%),主要处罚原因包括编制虚假业务资料以及报表,未按使用经批准或者备案的保险条款、保险费率等,聘用不具有任职资格的高管人员以及虚列费用等。
人保寿险收到罚单金额最高,达474万元(占比23.93%),主要处罚原因包括虚挂营销员业务、套取营销员佣金,聘用被监管部门不予许可的人员、虚假记载保险销售人员信息等。
普华永道发现,2020年一季度,银保监会及各银保监局针对中介机构开出罚单134张,罚款金额845.67万元。其中,代理机构收到罚单数量最多,达50张(占比37.31%),且罚款金额最高,达408.9万元(占比48.35%)。
中介公司罚款原因多样化,除一般保险公司普遍的处罚事项,如编制或提供虚假财务资料外,还存在未按办理执业登记、变更营业场所未在时限内报告监管部门、利用业务便利为其他机构或者个人谋取不正当利益、营业资金使用不合规或未实施托管、聘任不具任职资格人员开展业务、套取手续费、未开立的佣金收取账户、虚列佣金套取资金、隐瞒与保险合同有关的重要情况等中介机构特有的处罚类型等问题。
普华永道分析认为,存在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包括中介机构内部合规较传统成熟保险公司较差、保险销售存在多样灰色地带、保险经营界限不清晰、中介代理人员合规意识不强等。
<< 返回